今天起來一大早約10點到蘭陽博物館
沒想到人還是一樣很多
很擔心拍的照裡會有一堆人
還好~一切都在計劃內~沒太誇張
整整待了要二個小時在館內拍攝
但只是走馬開花~一直拍拍拍
沒有完全很仔細的看展覽品
所以~若也是愛拍拍的朋友們~請挪出約三小時的時間在裡面吧!!!哈哈
累了~就先去一樓的伯朗咖啡館坐坐
補拍的相片也都放到相簿去囉!!!
有興趣的朋友快去瞧瞧
館內的展覽
(常設展)
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感覺得到山、海交融的經驗,因此我們在展場提供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經驗,一個蘭陽大地山平原海結構的隱喻,傳達當代宜蘭人認同的價值觀,呈現宜蘭人的經驗特別是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蘭博的常設展結合建築樓層主要分為四層樓設計——「山層」、「平原層」、「海」,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人文軌跡,延伸民眾廣大的想像空間。
宜蘭的誕生互動劇場--「宜蘭的誕生」影片,從大地的、土地生成的角度體驗台灣島及宜蘭的生成,幫助您掌握宜蘭的形貌及氣候風土。看完了劇場,面對入口的牆上有著各種的岩石標本,讓您與「大南澳變質岩」進行第一類接觸。
仰望的奇蹟全場秀-- 每隔30分鐘,展場斜屋面就會上演全場秀,讓小水滴帶你上天下地吧!
山之層-- 宜蘭的多雨氣候和山勢,形成「迷霧森林」,濕潤的思源啞口河谷以物種歧異度高見稱;巨大的檜木林,以及稜線上的冰河孓遺植物台灣山毛櫸。加上台灣?樹、寬尾鳳蝶,還有山地湖泊,讓你瞭解宜蘭的生物多樣性。
平原層-- 水/河川形塑了宜蘭平原生活方式,平原層的展示焦點在於曾經影響蘭陽平原社會經濟生活至深的動脈河川,以及充滿農家智慧的生活與水的聯繫。宜蘭人為了適應環境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從當中,找到他們與環境共處的態度。
海之層-- 蘭陽溪匯合平原上的河流走向海洋,連結從赤道北上的黑潮,讓我們順著潮流,沈潛,湧升,在鰻魚苗群的迴游及珊瑚的搖曳之間,領略海底火山的震動。
(資料參考摘自蘭陽博物館全球資訊網)
看完之後有沒很心動呀~~心動就感快趁假日來走走~~不過假日人潮會比較多唷!!!先提醒大家
別忘了有來蘭陽博物館的朋友們~一定要順道來宜蘭吃大成羊排麵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