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烏石港邊,一個凸出於地平面的線條,以石材與鑄鋁板表現出建築物的紋理
將東北角最常見的地形--單面山,以藝術手法轉化為建築造型
融入周邊環境,建築物的尖端與龜山島遙遙相望,這是宜蘭的新地標--蘭陽博物館‧
建築物本身就是博物館最大項的展品,博物館入口處設置迎向東北風之帆纜構造物
以隱喻烏石礁當年帆檣雲集之港口意象以及滄海桑田
建築師姚仁喜先生選取韋瓦第(Antonio Vivaldi)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主旋律
在建築的外牆,將協奏曲中的「春」、「夏」、「秋」、「冬」四篇樂章,以多重質感與規格的石材轉化為音階與節拍
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面外牆上,表現蘭陽大地的鮮明地景意象及四季景緻;
整體建築反映出蘭陽歷史、人文及地景景特色
在未獲得2010年第七屆遠東建築獎的肯定之前,蘭陽博物館本身就已經是宜蘭人驕傲的桂冠,
再試營運期間,已經吸引超過41萬人次的目光,而館內的典藏與展出,更是贏得全國民眾一致的好評
在驚嘆觀蘭陽博物館之美的同時,你可能很難想像,這座縣立的地方綜合博物館
經歷過規劃、設計、承商無預警倒閉、建館經費不足...等等困境
宜蘭人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孕育出這塊瑰寶,終於在2010年5月18日進入試營運
並即將於2010年10月16日正式開幕,蘭陽館將以「宜蘭」為主題,展示在地生態及人文的多樣性
作為世界認識宜蘭的文化之窗
在試營運期間,蘭陽博物館以「手創蘭陽-宜蘭生活美學特展」為題,首度與世人見面
也呈現宜蘭在地生活的人文點滴;緊接著又以研究黑猩猩聞名的國際知名保育學者珍古德博士長年的研究紀錄
配合「岡貝五十週年」推出特展,呼應著堅持環保的宜蘭精神,也見證宜蘭極力抗拒過度工業開發
全力保護環境,全心營造一個自然、文化、旅遊聖境的那段珍貴歷史
傳達「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及「人與驗歷史的聯想」的意涵
我們相信,從此刻起,蘭陽博物館將不斷的創造更多的驚豔與讚嘆
也將陸續推出更多元、更國際、更人文的展覽
蘭陽博物館代表著這塊土地新的驕傲
雄偉地佇立在太平洋的海岸線上,靜靜的等候您的光臨